美商大都會人壽昨無預警宣布,將裁撤515位個人壽險行銷處人員及部分內勤員工,裁員層級高達資深業務副總、人數近佔全部員工一半比例,震撼業界。
大都會裁撤在台全數傳統業務員通路同時,也宣布將全面轉進銀行保險及電話行銷通路,這也是五年前,繼紐西蘭康健人壽賣掉在台業務員體系後,另一外商跟進案例,是否將成外商壽險公司在台經營通路的新變革,業界高度矚目。
大都會人壽在台營業18年,兩千年時,為展現深耕台灣決心,將在台分公司升格為子公司;外界關切大都會是否因為在台經營沒賺錢而調整策略?該公司營運長孟子文昨表示,如果按美國的一般公認會計準則(GAAP),大都會每一年都賺,但若按台灣的會計準則,則不一定。
根據大都會公開揭露資訊,這家公司民國92年稅後淨利僅小賺2.2億元;93年萎縮成只賺90萬;94年由盈轉虧、全年虧損2.403億;95年前三季,虧損幅度擴大成3.126億。
全省17據點將只保留5個
大都會目前有效保單張數42.5萬、保戶35萬名,以終身型壽險佔多數;其中由業務員直接服務的保單有13萬張;該公司表示,全省17個營業處將裁撤12個,另將留下台北、台中、台南、嘉義、高雄五大都會區的5個據點,以服務保戶。
大都會裁撤515名壽險顧問銷售通路後,公司剩下573位員工,其中電話行銷275名、行政及銀行保險通路人員近300名;大都會表示,將提供裁員員工優於法令規定的優惠退休金,包括今年年終獎金全部如數發放。
大都會總經理布瑞克(Curt Breckon)強調,公司轉型係因新契約保單銷售75%比例來自直效行銷與銀行保險通路;大都會在台整體業績(首年度新契約保費收入)排名第19,但電話行銷領域卻居第2,將轉型深耕此利基市場。
布瑞克表示,大都會賣掉在台業務通路體系,並非該公司全球布局策略調整,而係因應個別市場的不同策略作法。
記者: 陳怡慈/台北報導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發表意見:
http://udn.com/NEWS/STOCK/STO9/3657393.shtml
離職的員工反彈不大想必是因為優退方案讓他們可以接受,像之前老爸決定從中國時報退下來也是因為有優離優退的方案.
當然這兩個公司性質大不同或許不能作類比,可是至少可以確定的是這兩家公司還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在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