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衰毛

今天騎車要去載朋友的時候已經快到目的了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吃晚餐的關係肚子餓
就在聞到對角雞排的味道之後
回神過來已經看到一台CRV就在我眼前
就在這個摩門特我又聞到的一種味道,是車禍的味道......

當時對方在停紅綠燈,而我要閃車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那個時候心裡只有"靠,系啊!",短短幾字道盡一切。
對方的車左後方方向燈毀掉加上版金一些凹陷
而我的勁車的前頭應該是毀掉了.....(是的就是關於我那台勁)
因為事發突然我也沒有注意我的車怎樣了
對方就用我的機子叫警察來處理
人嘛,倒是沒什麼大礙,就膝蓋擦傷嘴角擦到而已
如果戴的安全帽是瓜皮的話,我看右半臉可能會毀掉。

去童綜合看一下狀況之後沒啥大礙,於是朋友又載我去爬蟲類晃一下
還被朋友虧我怎麼不去光田?我沙鹿又不熟啊......
本來要載朋友去爬蟲類喝酒看表演的,最後只有跟外國人哈啦打屁

算了,人沒事比什麼都重要。理賠的部份就再說吧......
看對方提什麼條件再處理吧,畢竟責任歸屬在我。

20070423

雨霅霅,似湖泊點滴於心,淚不潸潸
血淋淋,如刀劍割剮吾身,聲不淒淒

好似沒了神經的軀體,卻餓著累著,亦不唏噓
只望著自己虛擬的完美世界,卻絲毫不理,外頭的魑魅魍魎是為何物
出去也只好端個樣子給人瞧瞧,這才痛極

自己,已經不是自己認識的自己了,
只能說現在的我是無法忍受真正的自己而打造出的,那個真正的我吧。
這,不亦痛極?痛快極了啊!

天秤

一隻手握現實 另一隻緊握道德.....
ムック的達瑯又寫了首好詞
一首詞,道盡了所有矛盾事。
當人們眼光都為高樓大廈的炫目所傾倒,試問又有誰注意到,空地裡居然會盛開著一朵小花?
當我們的目標鎖定在我要賺多少,我要有什麼東西時,真正該為你所愛的,你又替他付出了幾分?


人的生命,不管像點亮的蠟燭也好,盛開的花朵也罷,最終都會逝去,但真的什麼都不留嗎?
問問自己吧。因為我也不知道!(自毆)
反正,生命,本來就是個自燃行為……




リブラ(天秤)
作詞:達瑯/作曲:ミヤ

利腕に現実をとり もう片腕に道徳をかざし
胸の奥に愛を灯して 頭の中で天秤にかける

鬱蒼としげる闇の中自分の影を隠すように
汚ねぇ算盤弾く音 鳴り響く世界よ止まれ

感情は邪魔になるだけの世界さ 撃ち殺してくれよ
天秤にかけたのは誰?算盤で弾くのは誰?
ハーメルンの笛吹きは誰?狼少年はいったい誰?
そんなのどうでもいいほど今、君を愛しているよ

花よ今咲き誇れ 僕に教えておくれ
今ここに生きる意味を 明日がくる理由を

利腕に欲望をもち もう片腕に背徳を隠し
胸の奥に愛を閉ざせば 頭の中で聖者が笑う
空き地に咲く健気な花
降り注ぐ光を奪うビルがそびえ建ち
人々はそのビルに目を輝かせ
やがて花は呼吸を止めた

風が只、優しく撫でた
風だけが優しく撫でた

生きる事 其れは何も見えねぇ闇の中をさ迷う様な
死ぬ事 其れもまた闇で終りは決して始まりではない
だからこそ今闇を照らす閃光になるよう生命燃やせ
輝きを放つんだ 生きてる証 儚く強く

花よ今咲き誇れ 君が教えてくれた
今ここに生きる意味を 明日がくるわけを
いつの日か死にゆく僕は 君に何ができるだろう
陽は昇り光を注ぐ永久に この世界に





譯:

正手緊握現實 另一隻手裝飾著道德
內心的愛火被點燃 腦中的天秤亦衡量著

鬱鬱蒼蒼的茂密闇影中 自己的身影像是被隱藏一般
快停下來啊 那響徹世界的骯髒算盤 算計得失的聲音

「感情只是障礙罷了」如此的世界 誰來毀了個徹底
用天秤衡量的是誰? 打算盤的又是誰?
吹起花衣魔笛的是誰?(*1) 說「狼來了」的小孩又是誰?
那些事我才不想管 現在 我只愛著妳

花啊 驕傲的盛開吧 請教教我
教我目前生存在此的意義 還有明天到來的理由吧

正手擁有慾望 另一隻手隱藏著背德
內心的愛緊閉的話 腦袋中那位「聖人」就會大笑
空地裡勇於盛開的花朵
搶佔奪目光芒的高樓大廈亦聳立著
人們眼兒發亮地望向高樓
花 她終於停止呼吸了

風 只是溫和地撫摸著
也只有風 她溫柔地撫摸著

活著這件事 就像是在什麼也看不見的黑暗之中迷了路一樣
死去這件事 它既不是黑暗的結束 也絕不是黑暗的開始
因此 我們現在也只能燃燒自己的生命 發出照亮黑暗的閃光
光芒四射 就是活著的證明 雖短暫而強烈

花啊 驕傲的盛開吧 妳已教了我
目前生存在此的意義 還有明天到來的理由
不知哪一天死去的我 能為妳作些什麼呢
升起的太陽 光芒灑向全世界 永遠地


(*1:花衣魔笛手(德文:Rattenfänger von Hameln;英文:Pied Piper of Hamelin,法文:Le joueur de flûte de Hamelin ),一個源自德國的民間故事,最有名的版本收在格林兄弟的《德國傳說》(Deutsche Sagen)中,名為〈哈梅林的孩子〉(Die Kinder zu Hameln)。

故事發生在1284年,在德國哈梅林一條村落,來了一個外地人,自稱是捕鼠能手(中世紀多鼠疫,捉鼠那一行很吃香),村民向他許諾,能除去鼠患,有重酬。於是他奏起笛子,鼠群聞聲隨行,被誘至威悉河淹死。事成,村民毀諾,吹笛人離去。數周後,正當村民在教堂聚集之時,吹笛人回來,吹起笛子,孩子們聞聲隨行,被誘至一個山洞內,困在洞中而死。另一個結局是村民最後給了吹笛人他應得的酬勞(有的版本是付得更多),他才把被困的孩子放出來。

研究者相信故事源於一件真實的歷史事件,但究竟是那一件,則眾說紛紜。一說那些孩子代表了當時到東歐殖民的年青人;一說那些孩童代表了1212年的兒童十字軍。

在現在西方政治當中,花衣魔笛手(Pied Piper)經常被用來指代那些空口許諾,但不兌現其政治承諾的政客。)

B級人生 V.S A級成就

你想要過A級人生,事業有成薪水頂尖,卻犧牲掉其他全部人生,還是想過 B級人生,寧可降格賺次級收入,卻能享受精采人生?這取決於你如何衡量「人生投資報酬率」。若是成績單上出現B ,大部分人聯想到的,絕對不是「Better」,而是「Bad」。B這個字母,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次等」的表現,每個人都奮力想達到A,甚至A+,彷彿若不能達到 A的成績,就是不夠努力與稱職。但人生凡事都追求A,一定能獲得滿足感嗎?




享受生命的充實感


最近「 B級人生」的話題,在日本引起不少討論。起因於經濟專家森永卓郎,把人生分成三級:A級人生是「有錢沒閒」; B級人生的「錢少一點,但是有閒」,可算是「有錢有閒」。至於 C級人生則是經濟困窘,可能是「有閒沒錢」(如失業者),也可能「沒錢沒閒」 ( 如底層勞動者)。森永卓郎認為,B級人生是最有滿足感的生活。若每天工作10幾小時,犧牲家庭與休 閒,不惜一切代價追求 A級人生,即使賺到A級財富,沒時間享受也是枉費。 B級雖然收入次一等,但還是能維持在一定生活水準之上,反而因為付出較少的代價,有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生命的充實感,所以整體生活絕不輸A級。因此,森永卓郎特別強調「B is Beautiful」,認為「B is Better Than A 」。





精算人生投資報酬率


B級人生這種價值觀的出現,有其社會淵源。作家劉黎兒指出,日本經過長年經濟不 景氣,原本「1億國民都是中產階級」的社會,已經不再回頭,轉成「 1%超級精英+99%平庸上班族」的結構,除了極少數A+超級精英之外, 99%工作者的薪水都在遞減,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
在這種社會結構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正比例關係被打破,打拚不再保證出頭天,「努力必有回報」也成為一種欺瞞的說法。因此,許多日本上班族,開始思考 「人生投資報酬率」的問題。當付出無法獲得回報,他們不想再無條件賣命給公司,寧可將更多時間用來享受家庭生活,或是經營個人興趣休閒。



B級上班族雖不是高薪族,但還是有一定生活水準,也還買得起車子等用品。比起將人生全部送給公司的 A+超級精英,誰的人生比較划算,答案不言可喻。




贏了事業,輸了人生



有人用古瑪雅文化的活人獻祭,來形容追求A級人生的工作者。瑪雅皇宮貴族居住的 中心地帶都有一個球場,凡是贏得球賽的人,就會被當作被神所選中的神聖的人,由祭司血祭給神;而贏家被砍頭祭給神明,被看成是件很光榮的事。超級精英不惜一切贏得 A級人生,就好像在瑪雅球賽最後贏得勝利的人,所換到的不過是過勞死。



根據統計,日本每年死於心臟病的 21萬人,至少有20%是肇因於過勞,其中多半是中壯年上班族。追求 A級人生本身沒錯,只是若只把人生當成是一場競技,就算贏得 了勝利,卻輸掉了身體、輸掉家庭、也輸掉人生,這樣划算嗎?




事業高度Vs.生命廣度


但追求B級人生,是否太消極呢?
一位在媒體任職的劉小姐認為,B級人生重視「人生投資報酬率」,從追求工作表現 的「高度」,轉為追求人生多采多姿的「廣度」,這是一種價值選擇的問題,與人生是否積極進取無關。她以研究所成績為例,一般研究生表現普普大約有85分,稍微認真一點有86分,一定要表現很亮眼才能拿到 90分。她自己每天不眠不休,念完所有原文papers才得到89分,但其實只要稍微多花點心力念書,已經可以得到86分。為了多得那3分,劉小姐捨棄了社團活動與假日休閒。「一學期 120天,每天多念3小時書, 360小時只換來3分,想想真是划不來;若是拿360小時做其他有意義的事,人生想必更精采。」
劉小姐認為,不論是課業或工作,都適用80╱20 法則,亦即80%的成績,來自於20%的付出。假設你有 100小時,只要花20小時做A工作,就能拿到 80分,剩下的80小時,你有兩種選擇:

1 精益求精在 A工作下苦工,最後拿到滿分100分;
2 去做BCDE四件工作,每件工作投注20小時,各拿到 80分,最後總分是5×80=400分。



哪一種時間運用方式,投資報酬率較高,可帶給你更大的滿足感?這就是B級人生所要思考的問題。
從連續2年蟬聯年終獎金第一名的理財專員工作引退,寧可在銀行櫃台當一般行員的安小姐,就是選擇 B級人生的例子。




工作樂趣蕩然無存


大學畢業後,安小姐就在老字號的三商銀擔任臨櫃行員,辦理一般存款工作,5 年前銀行民營化,她在組織重整後,被調到貴賓理財部門。
剛轉換跑道時,她相當滿意理專的生活,「可以說是虛榮吧!」安小姐說,這幾年理專儼然是當紅炸子雞,金控為訓練理專「伺候」金字塔頂端客層,安排許多繽紛的課 程,安小姐轉跑道第一年學到很多新鮮事,包括高爾夫、品酒品茗、藝術鑑賞、插花、命理星座等。課程的多采多姿,讓她學到許多人際應對技巧,而且第一年就考上 多張證照,還幸運地拉到幾位「 VIP大戶」(資產超過 300萬元),使她從工作中獲得不少成就感。每想到,第一年的一帆風順後,銀行開始調高安小姐的績效指標。「公司把我的業務目標訂得『比山高比海深』,高不可攀的業績壓力,令我深感挫折,工作樂趣也蕩然無存。」安小姐說,當時每天加班到晚上 10點是常態,甚至周末假日也不得閒。「我不怕累,但我最怕客戶賠錢。如何在業績與顧客權益取得一個平衡點,令我飽受煎熬」安小姐說。安小姐去年決心向公司遞出辭呈,但公司基於愛才,強力慰留她當銀行行員。




人生,要學習「減法」


揮別年薪百萬的工作,安小姐沒有後悔。她說,人生前半段的職涯規畫,是一種「加法選擇」,所以擔任理專時,她不斷尋求各種可能性,為自己的職涯資本增值,包括 薪水、職位等等。現在她則把人生當成「減法選擇」。她說,減法管理其實非常簡單︰在人生諸多追求的目標中,如金錢、地位、家庭、愛情、享受生活等等,一項一 項刪除不是最重要的東西,最終留下一兩項,就是自己的人生目標。33歲的李勇毅過去一直是個眾人稱羨的電子新貴。擔任晶片設計研發工程師期間,李勇毅形容說,自己每天至少12小時和電腦相親相愛,忙碌一天後,再也提不起力氣做任何事,下班就直接打道回府,頂多倒在沙發前看電視,洗個澡,睡個覺,又是另一天的開始。他表示,大部分工程師的生活乏善可陳,根本沒時間參加聯誼活動結識異性,所以曠男怨女一堆。「工程師最大的座右銘就是努力工作、趕快賺錢、盡快退休。」




再見!電子新貴


剛開始李勇毅也是抱著這種看法,但3年前他找到人生摯愛的伴侶,婚後生活有了重心,他開始無法忍受一天工作12 小時的生活。「4月結婚、 5月就決定考公職、7月如願考上高考第一志願電力工程,分發到民航局上班。」從電子新貴到小公務員,李勇毅的薪水足足縮水一半,但他毫不後悔。「以 前我用時間換金錢,現在我用金錢買時間,把過去加班的時間,用來享受天倫之樂。



作家吳淡如說,「賺錢也賺到人生,才是最大幸福的人。」人生和金錢的關係有四種可能狀況:賺錢也賺到人生、不賺錢卻賺到人生、賺錢卻賠上人生、不賺錢也賠上人生。前兩者都是成功者,後兩者則為失敗者。賺錢也賺到人生,其實就是B級人生的真義,擁有一定水準的金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人生的贏家。

保險跟黑道 都是恐嚇事業[蘋果日報]

Q:為何從黑道大哥轉做保險?
A:我在當黑道時做到掌法,就是管幫派裡的賞罰,只比堂主低一階,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全盛時期,我手下有1百多個小弟,台北搖頭丸市場2/3歸我,還開了三間酒店。剛開第三家酒店時,認識了現任女友。

女友問我的人生藍圖,我說想做酒店大亨跟黑道大哥。她分析,酒店業已經飽和,做黑道整天要打殺。她說她的願望是做保險幫助人,以後開救濟窮人的醫院。



異業結合專業服務

這讓我心中激起漣漪,後來我到她保險公司看,發現一個長得很二百五的人,一個月居然可以做到7百萬業績,我想我做保險應該會比他厲害,就開始試著做。
Q:轉業沒有困難嗎?
A:其實做保險跟做黑道一樣,都是恐嚇事業。只不過以前我是跟兄弟帶人上山喝茶聊天,在合法範圍內恐嚇對方。現在介紹保險,不是都會講:「你有沒有想過,若有一天你出事,你的家庭怎麼辦?」一樣是恐嚇。

做保險跟黑道一樣要講品質,保險如果服務不好,人家還會找你嗎?黑道也一樣,事情喬得好不好,也關係你的聲譽。我還保留以前的關係,因為我不去惹人,難保別 人不會來惹我。而且這些關係可以跟保險服務結合。我有個客戶,別人欠他3百萬卻有錢不還,他要我介紹以前的關係幫他,結果三天就把錢拿回來了,這叫異業結合的專業服務。

那時很多人嘲笑我,說我混不下去才賣保險,又常被客戶放鳥。有次一個年輕女客戶把我名片往地上扔,說只給5分鐘說明。我心想:如果 是以前,老子早就朝天花板開槍,翻桌扁人了。但後來想想,我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難道嚥不下這口氣?推銷保險,都從朋友開始做起,我那時才發現,原來很多 人跟我有交情,只因我是黑道,怕我,不是真把我當朋友。


柔軟是最強大力量

Q:轉業後最深的感觸是什麼?
A:暴力不能解決問題,柔軟才是最強大的力量,現在輸不代表永遠輸。而且,做人永遠要為人留餘地。地球是圓的,人生有起伏,彼此總有一天再遇到。 像我以前開酒店時,一個經紀人曾帶兩個小姐來,我說:「怎麼帶兩個像鬼的小姐來?」後來他帶的其他小姐,都做不到兩星期就走了,我就交代:「以後這人帶來 的小姐都不要用!」

有一次我跑業務,一踏進辦公室我就嚇傻了,當初那個經紀人現在已經是酒店董事長!我為當初的事向他道歉,他說不用再提,還跟我買了好幾百萬保險。

以前人家因我是黑道而看不起我,但現在客戶有任何稅法或投資問題都會來找我。我母親也流淚跟我說:「你真的變了!」擁有很多物質、權力又如何?擁有親情、友情、愛情,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記者史倩玲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