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看完這篇文章或許會顛覆你的價值觀
也或許,你還是追尋著你自己的公轉世界
但只要裡面有一句話你接收到了,那就是你的誰也帶不走...
陸小昂
---聽---說---這---叫---做---分---隔---線---XD---
朋友手拿一份報紙
說讓我做一個小小的測驗,我欣然同意了。
問題一:如果你知道有一個女人懷孕了,她已經生了八個小孩,
其中有三個耳朵聾、兩個眼睛瞎、一個智能不足,
而這女人自己又有梅毒,請問,你會建議她墮胎嗎?
我剛要回答,朋友制止了我,又問我第二個問題。
問題二:現在要選舉一名領袖,而你這一票很關鍵。
下面是關於這三位候選人的一些事實:
候選人A:
跟一些不誠實的政客有往來,而且會咨詢占星學家。
他有婚外情,是一個老煙槍,每天喝 8─ 10杯的馬丁尼。
候選人B:
他過去有兩次被解雇的記錄,睡覺睡到中午才起來,
大學時吸過鴉片,而且每天傍晚會喝一夸特的威士忌。
候選人C:
他是一位受勛的戰爭英雄,素食主義者,不抽煙,
只偶爾喝一點啤酒。從沒有發生過婚外情。
請問你會在這些候選人中選哪一個?
朋友讓我把答案寫在紙上 ,然後告訴我說:
候選人A是:富蘭克林‧羅斯福,
候選人B是:溫斯頓‧邱吉爾,
候選人C是:亞道夫‧希特勒。
我聽了答案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朋友表情凝重地問我:
你是不是為世界人民選擇了希特勒?那你會建議這位婦女墮胎嗎?
我說:這個問題不用考慮,我們受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教育多年了,
都生那麼多歪瓜劣棗了,就別再添亂了。當然墮胎啊。
朋友說:你殺了貝多芬,她是貝多芬的母親。
我又一次吃驚地張大了嘴巴。
朋友說:嚇一跳吧?本來你認為很好很人道主義的答案,
結果卻扼殺了貝多芬、創造了希特勒?
最後朋友總結道:所以不要用既定的價值觀來思考事物。
我抓過朋友手中的報紙,原來真是一個測驗題,題目是《你的決定滅了誰》。
重要的是,不是我們在哪,而是我們要往哪走......
如果你知道往哪走,世界會為你開出一條路
帶著你的靈魂追尋美好事物與時光
日本一、世界一的領導祕訣-王貞治的求勝哲學
張貼者 陸小昂 於 3:15 下午
從「全壘打王」到「世界王」,王貞治的帶隊哲學是什麼?他又是如何在眾多責難,甚至挨球迷砸雞蛋的艱困環境中求勝?
王貞治帶領日本隊在首屆世界棒球經典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簡稱WBC)中,歷經挫敗屈辱,勇奪世界冠軍,備受大聯盟推崇。從球員時代「全壘打王」、大榮鷹隊監督時代日本第一的「王Japan」,到今天,他跨出亞洲,晉級成為「世界王
媒體熱衷於探討王貞治的帶隊哲學,台灣球迷甚至期盼終身不放棄中華民國國籍的「世界王」,有朝一日能來台帶領中華隊。要深入地剖析王貞治帶隊哲學,必須從他擔任母隊巨人軍監督(總教練)所受到的挫敗說起,之後他含悲離開巨人軍,到大榮隊擔任監督,歷經5年整頓,把B級球隊帶到日本第一。而今年的WBC宛如他監督生涯的縮影:忍辱後,奮起奪魁,印證了棒壇熟悉的名言:Never give up,永不放棄!
勝樂合一的理想:
絕對優勝之外,也能體會樂趣
王貞治1984年就任巨人監督,到1988年,5年間只拿過一次中央聯盟冠軍,更不用說總冠軍的「日本一」。「絕對優勝」是巨人軍唯一目標,失敗,監督要負起責任,王貞治因而辭退監督職務。
王貞治帶得很差嗎?關鍵在於,他的帶隊理念和巨人隊的組織目標有所差異。
老闆和球迷只要贏!王貞治卻對「贏」有不同的詮釋。他不否認比賽是為了求勝,但希望勝利是在團體上下同心的情形之下共同協力完成,能在過程中體驗團體榮譽,不忘個人成就感的美好滋味。他在選手時代,就曾對「絕對優勝」感到莫大的痛苦,坐上監督之位後,他深盼球隊在努力、團結、拚勁之外,也能體會「棒球是非常有趣的」。他就像一個深思的經理人,認為主管除了不斷要求部屬創造績效、成果外,也應該想到讓同仁在工作中品味樂趣、使工作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從而促使工作成效提升。
但是改革畢竟不容易,王貞治還來不及改造巨人軍文化,就下台了!原因在於,他並非當時巨人軍唯一倚重的領導中心,在他接任監督後,巨人隊屢屢無法攻上中央聯盟冠軍和日本第一後,巨人軍OB會(退休球員)的「老臣干政」,龐大的球迷發出無數責難,使他無法在巨人軍體現勝與樂合一的理想。
離開巨人之後,他一邊學做生意,一邊擔任日本公共電視台NHK的棒球球評。這段沉潛期不斷反思、學習。隔了6年,經過長考,在1995年接受日本太平洋聯盟福岡大榮鷹隊邀請,擔任監督。
對在東京如帝王般的巨人軍而言,當時福岡大榮隊(前身南海隊)像支鄉下的萬年B級球隊,他到福岡,有人解釋成「流放邊疆」,說是巨人的「火山灰」沖到福岡。
輕鬆愉快地發揮:
了解個別差異,讓球員發揮特性
改造組織是件吃力不討好、又無法立即見效的長期工程。他接手大榮隊,初期戰績沒起色,使他受到很多指責,甚至挨球迷砸雞蛋,這對尊貴的世界全壘打王,情何以堪!但是他不退縮,認為只有以勝利回報,如果勝利了,球迷就會拍手來迎接。
在1999年,大榮終於登上日本第一的王座。
回顧這段艱辛的歷程,王貞治成功的首要訣竅在於得到來自於球團內部經營者的信賴。雖說簽下5年約,但第一、二年都是難堪的吊車尾,依慣例提前解約並不為過,但大榮老闆中內功尊重他5年的改造工程,堅持讓他按部就班進行。其次是人和,與巨人軍老臣干政大異其趣,前監督、後任球團社長的根本陸夫,充分協助他搭建起堅強陣容,換來西武名將、福岡出身的秋山幸二,又簽下松永浩美、石毛宏典、工藤公康等自由球員,及洋將大炮Tony Mitchel與新秀小久保裕紀、井口資仁、松中信彥、柴原洋、城島建司等,搭建起大榮隊的黃金陣容,讓王貞治在前線作戰人才不虞匱乏。王貞治有女兒沒有兒子,但城島、松中、井口就像他的兒子,他以父親的角色甚於主管的職位帶領大榮。以往在巨人監督時代的顰蹙面孔不見了,他在福岡笑容常開,並且不忌憚地公開說,不會想再回巨人當監督,現在很快樂。
放下身段了解選手,透過親近球員,傳達革新意識。當時將屆60歲的他沒把自己擺得高高在上,對新秀和預備球員關愛備至;對明星級球員要求嚴格,使團隊才能不斷進化。關愛並非不要求努力,如果努力沒有收穫,表示努力還不夠;嚴格也不是對選手不關愛,願意去了解每個球員的個別差異,希望讓球員發揮特性,而且「輕鬆愉快地發揮才是真的」。這與京瓷(Kyocera)創業者、同時也是日本經營大師稻盛和夫(Kazuo Inamori)所說的「構思出於樂觀,計畫本於悲觀,實行基於樂觀」不謀而合
他堅持他認為對的,毫不動搖。他在1996年重用新人捕手城島健司,把「最佳九人」捕手獎的吉永幸一郎調去守一壘,在當時受到不少質疑,但10年來,城島成為大榮的支柱、日本頂尖的捕手,今年加盟西雅圖水手隊,成為大聯盟第一位亞洲捕手,現在誰不信服王貞治的眼光和堅持?這同時又和大榮企管理念的「人才盤點」相符,強調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重視團隊戰力需求:
能力、氣力、努力的擇才原則
在2000年蟬聯太平洋聯盟冠軍後,沒人再說大榮是B 級球隊!大榮搖身一變,成為年年都有望躋身「日本一」的勁旅。2003年勇奪第二座「日本一」,王貞治為日本職棒帶來「大榮時代」。2005年大榮把球團轉售給軟體銀行,老闆孫正義不但延聘他擔任監督,還是取締役(董事)副社長兼GM(總經理);2006年接下WBC日本隊監督,也是拿著中華民國國籍的王貞治,第一次加入日本國家隊。
WBC的過程在一開始同樣充滿艱難。他想徵召球員建構日本棒球夢幻隊,卻阻礙重重,中日、阪神明顯不配合,對教練入「WBC王內閣」也不表贊同。接著大聯盟的子弟兵井口資仁和城島健司,都為了球季的表現無法接受徵召,松井秀喜在洋基球團不贊成球員打WBC的情況下,婉拒王貞治的召喚。他也沒失望,不以一流選手為標準,重視團隊戰力需求,「能力」「氣力」與「努力」成為「王流」的擇才中心思想,建立以鈴木一朗成為中心的日本隊。
挫折仍不斷襲擊著王貞治!在亞洲預賽和八強賽,日本隊史無前例地兩度敗在南韓手下;對美國又因主審誤判,喪失贏球的機會,他受到的打擊非外人可以想像。但即使如此,他卻從不會在教練團和選手面前露出一絲沮喪。美國敗給墨西哥,日本幸運擠進四強賽,第三度和南韓交手,他依舊氣定神閒指揮作戰,讓隊中最閃耀的明星鈴木一朗,扮演激勵士氣的催化劑,到最後,真正的日本隊終於脫縛而出,打敗南韓和古巴登上世界冠軍的寶座。
對美國隊一仗,因主審誤審,他上場據理力爭,稍露情緒,但卻不向大聯盟的經理和主審惡言相向,保持應有的風度,把比賽打完。依當時的情形,王貞治若帶著武士精神,不屈辱而生,率隊罷賽抗議,全世界棒壇不會怨怪王監督,反而會齊聲指責美籍主審與主辦單位大聯盟當局的偏私。但他沒有走上這條意氣之路,反倒受到幸運之神的撫慰,成為「世界之王」。他「靜的哲學」,又一次伏服了變動不拘的世界。
之前有評論認為,王貞治具有儒家人格者的風範,個性太想面面俱到,往往優柔寡斷,不利於短期決勝的大賽。但當日本打敗古巴後,評論界對他的讚嘆也是空前的。
從王貞治的生涯,我們見識到一個經理人成長的典範,他具有永不放棄的精神能量、知才善任的胸襟、活化組織動能的決心、堅持有樂趣的工作觀,並以人格的光輝,感召工作團隊,這一切,使得他超越了管理者的角色,而以個人的風範建立了領導者的哲學。
王貞治帶領日本隊在首屆世界棒球經典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簡稱WBC)中,歷經挫敗屈辱,勇奪世界冠軍,備受大聯盟推崇。從球員時代「全壘打王」、大榮鷹隊監督時代日本第一的「王Japan」,到今天,他跨出亞洲,晉級成為「世界王
媒體熱衷於探討王貞治的帶隊哲學,台灣球迷甚至期盼終身不放棄中華民國國籍的「世界王」,有朝一日能來台帶領中華隊。要深入地剖析王貞治帶隊哲學,必須從他擔任母隊巨人軍監督(總教練)所受到的挫敗說起,之後他含悲離開巨人軍,到大榮隊擔任監督,歷經5年整頓,把B級球隊帶到日本第一。而今年的WBC宛如他監督生涯的縮影:忍辱後,奮起奪魁,印證了棒壇熟悉的名言:Never give up,永不放棄!
勝樂合一的理想:
絕對優勝之外,也能體會樂趣
王貞治1984年就任巨人監督,到1988年,5年間只拿過一次中央聯盟冠軍,更不用說總冠軍的「日本一」。「絕對優勝」是巨人軍唯一目標,失敗,監督要負起責任,王貞治因而辭退監督職務。
王貞治帶得很差嗎?關鍵在於,他的帶隊理念和巨人隊的組織目標有所差異。
老闆和球迷只要贏!王貞治卻對「贏」有不同的詮釋。他不否認比賽是為了求勝,但希望勝利是在團體上下同心的情形之下共同協力完成,能在過程中體驗團體榮譽,不忘個人成就感的美好滋味。他在選手時代,就曾對「絕對優勝」感到莫大的痛苦,坐上監督之位後,他深盼球隊在努力、團結、拚勁之外,也能體會「棒球是非常有趣的」。他就像一個深思的經理人,認為主管除了不斷要求部屬創造績效、成果外,也應該想到讓同仁在工作中品味樂趣、使工作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從而促使工作成效提升。
但是改革畢竟不容易,王貞治還來不及改造巨人軍文化,就下台了!原因在於,他並非當時巨人軍唯一倚重的領導中心,在他接任監督後,巨人隊屢屢無法攻上中央聯盟冠軍和日本第一後,巨人軍OB會(退休球員)的「老臣干政」,龐大的球迷發出無數責難,使他無法在巨人軍體現勝與樂合一的理想。
離開巨人之後,他一邊學做生意,一邊擔任日本公共電視台NHK的棒球球評。這段沉潛期不斷反思、學習。隔了6年,經過長考,在1995年接受日本太平洋聯盟福岡大榮鷹隊邀請,擔任監督。
對在東京如帝王般的巨人軍而言,當時福岡大榮隊(前身南海隊)像支鄉下的萬年B級球隊,他到福岡,有人解釋成「流放邊疆」,說是巨人的「火山灰」沖到福岡。
輕鬆愉快地發揮:
了解個別差異,讓球員發揮特性
改造組織是件吃力不討好、又無法立即見效的長期工程。他接手大榮隊,初期戰績沒起色,使他受到很多指責,甚至挨球迷砸雞蛋,這對尊貴的世界全壘打王,情何以堪!但是他不退縮,認為只有以勝利回報,如果勝利了,球迷就會拍手來迎接。
在1999年,大榮終於登上日本第一的王座。
回顧這段艱辛的歷程,王貞治成功的首要訣竅在於得到來自於球團內部經營者的信賴。雖說簽下5年約,但第一、二年都是難堪的吊車尾,依慣例提前解約並不為過,但大榮老闆中內功尊重他5年的改造工程,堅持讓他按部就班進行。其次是人和,與巨人軍老臣干政大異其趣,前監督、後任球團社長的根本陸夫,充分協助他搭建起堅強陣容,換來西武名將、福岡出身的秋山幸二,又簽下松永浩美、石毛宏典、工藤公康等自由球員,及洋將大炮Tony Mitchel與新秀小久保裕紀、井口資仁、松中信彥、柴原洋、城島建司等,搭建起大榮隊的黃金陣容,讓王貞治在前線作戰人才不虞匱乏。王貞治有女兒沒有兒子,但城島、松中、井口就像他的兒子,他以父親的角色甚於主管的職位帶領大榮。以往在巨人監督時代的顰蹙面孔不見了,他在福岡笑容常開,並且不忌憚地公開說,不會想再回巨人當監督,現在很快樂。
放下身段了解選手,透過親近球員,傳達革新意識。當時將屆60歲的他沒把自己擺得高高在上,對新秀和預備球員關愛備至;對明星級球員要求嚴格,使團隊才能不斷進化。關愛並非不要求努力,如果努力沒有收穫,表示努力還不夠;嚴格也不是對選手不關愛,願意去了解每個球員的個別差異,希望讓球員發揮特性,而且「輕鬆愉快地發揮才是真的」。這與京瓷(Kyocera)創業者、同時也是日本經營大師稻盛和夫(Kazuo Inamori)所說的「構思出於樂觀,計畫本於悲觀,實行基於樂觀」不謀而合
他堅持他認為對的,毫不動搖。他在1996年重用新人捕手城島健司,把「最佳九人」捕手獎的吉永幸一郎調去守一壘,在當時受到不少質疑,但10年來,城島成為大榮的支柱、日本頂尖的捕手,今年加盟西雅圖水手隊,成為大聯盟第一位亞洲捕手,現在誰不信服王貞治的眼光和堅持?這同時又和大榮企管理念的「人才盤點」相符,強調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重視團隊戰力需求:
能力、氣力、努力的擇才原則
在2000年蟬聯太平洋聯盟冠軍後,沒人再說大榮是B 級球隊!大榮搖身一變,成為年年都有望躋身「日本一」的勁旅。2003年勇奪第二座「日本一」,王貞治為日本職棒帶來「大榮時代」。2005年大榮把球團轉售給軟體銀行,老闆孫正義不但延聘他擔任監督,還是取締役(董事)副社長兼GM(總經理);2006年接下WBC日本隊監督,也是拿著中華民國國籍的王貞治,第一次加入日本國家隊。
WBC的過程在一開始同樣充滿艱難。他想徵召球員建構日本棒球夢幻隊,卻阻礙重重,中日、阪神明顯不配合,對教練入「WBC王內閣」也不表贊同。接著大聯盟的子弟兵井口資仁和城島健司,都為了球季的表現無法接受徵召,松井秀喜在洋基球團不贊成球員打WBC的情況下,婉拒王貞治的召喚。他也沒失望,不以一流選手為標準,重視團隊戰力需求,「能力」「氣力」與「努力」成為「王流」的擇才中心思想,建立以鈴木一朗成為中心的日本隊。
挫折仍不斷襲擊著王貞治!在亞洲預賽和八強賽,日本隊史無前例地兩度敗在南韓手下;對美國又因主審誤判,喪失贏球的機會,他受到的打擊非外人可以想像。但即使如此,他卻從不會在教練團和選手面前露出一絲沮喪。美國敗給墨西哥,日本幸運擠進四強賽,第三度和南韓交手,他依舊氣定神閒指揮作戰,讓隊中最閃耀的明星鈴木一朗,扮演激勵士氣的催化劑,到最後,真正的日本隊終於脫縛而出,打敗南韓和古巴登上世界冠軍的寶座。
對美國隊一仗,因主審誤審,他上場據理力爭,稍露情緒,但卻不向大聯盟的經理和主審惡言相向,保持應有的風度,把比賽打完。依當時的情形,王貞治若帶著武士精神,不屈辱而生,率隊罷賽抗議,全世界棒壇不會怨怪王監督,反而會齊聲指責美籍主審與主辦單位大聯盟當局的偏私。但他沒有走上這條意氣之路,反倒受到幸運之神的撫慰,成為「世界之王」。他「靜的哲學」,又一次伏服了變動不拘的世界。
之前有評論認為,王貞治具有儒家人格者的風範,個性太想面面俱到,往往優柔寡斷,不利於短期決勝的大賽。但當日本打敗古巴後,評論界對他的讚嘆也是空前的。
從王貞治的生涯,我們見識到一個經理人成長的典範,他具有永不放棄的精神能量、知才善任的胸襟、活化組織動能的決心、堅持有樂趣的工作觀,並以人格的光輝,感召工作團隊,這一切,使得他超越了管理者的角色,而以個人的風範建立了領導者的哲學。
今天聽了一場演講,超棒。
張貼者 陸小昂 於 10:17 下午
今天這場演講,要不是老大剛好有票給我們,我看爸媽跟我也無緣聆聽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天使的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某人不能去還真是可惜啊)
她,余秀芷,本是一個正值雙十年華,活潑開朗又才貌雙全的女孩。等待著她的照說是個璀璨人生,但是一場莫名的病痛,讓她的雙腳癱瘓,直到現在都持續著復健的路程,輪椅、鐵鞋還有柺杖,極可能伴隨她的一生。而在醫師宣告「百分之八十不能恢復」的情形下,她也過過一年半的自閉生活,除了出來吃飯,就是關在自己的殼裡與淚相伴,甚至想自我了結!要不是一路無怨無悔陪她走過來的親友,我想我也不可能在今天聽見袖子姐精采的分享了。
袖子姐為了走出來所做的努力:像是強迫自己到無法馬上逃避的遠方面對人群,在外人異樣的眼光下硬是熬了過去,這對一個封閉自己的人是要下多大的決心啊!為了要吃飯,她也做過網拍,說到這個她的做法還真是有創意,知道自己的商品無法走薄利多銷路線,於是在名字上下了功夫,還為商品寫了一篇介紹文,在跟別人有所區別的情況下當然有自己的市場。在這裡我真的很佩服她的行銷能力,尤其是知道這是一個還要跟自己的身體狀況做對抗的人所做.....
雖然心得寫不出很大篇,不過我還是從裡面得到很大的收穫,那就是「永遠不要放棄自己,因為放棄自己,不只是失去了以前所有人所賦予你的東西,更會失去將來的機會.」只要不放棄,永遠有那百分之二十的機會!共勉之.
她,余秀芷,本是一個正值雙十年華,活潑開朗又才貌雙全的女孩。等待著她的照說是個璀璨人生,但是一場莫名的病痛,讓她的雙腳癱瘓,直到現在都持續著復健的路程,輪椅、鐵鞋還有柺杖,極可能伴隨她的一生。而在醫師宣告「百分之八十不能恢復」的情形下,她也過過一年半的自閉生活,除了出來吃飯,就是關在自己的殼裡與淚相伴,甚至想自我了結!要不是一路無怨無悔陪她走過來的親友,我想我也不可能在今天聽見袖子姐精采的分享了。
袖子姐為了走出來所做的努力:像是強迫自己到無法馬上逃避的遠方面對人群,在外人異樣的眼光下硬是熬了過去,這對一個封閉自己的人是要下多大的決心啊!為了要吃飯,她也做過網拍,說到這個她的做法還真是有創意,知道自己的商品無法走薄利多銷路線,於是在名字上下了功夫,還為商品寫了一篇介紹文,在跟別人有所區別的情況下當然有自己的市場。在這裡我真的很佩服她的行銷能力,尤其是知道這是一個還要跟自己的身體狀況做對抗的人所做.....
雖然心得寫不出很大篇,不過我還是從裡面得到很大的收穫,那就是「永遠不要放棄自己,因為放棄自己,不只是失去了以前所有人所賦予你的東西,更會失去將來的機會.」只要不放棄,永遠有那百分之二十的機會!共勉之.
零息風暴(出自商周959期)
張貼者 陸小昂 於 3:43 下午
台灣定存利率只剩2%,早已不敵物價上漲,過去22個月中,有20個月實質利率呈負數,3項長期利率更創下「世界第一低」,企業不願投資,人們緊抱現金,卻越存越窮,就像15年前的日本,台灣正一步步走向大崩壞的危機!
貨幣會繁殖、會開花、會結果!」這是十八世紀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名言,鼓勵人們儲蓄,以便「錢滾錢」。不過,富蘭克林的話,搬到台灣卻不靈了!
從九十三年六月迄今,台幣既不會繁殖、也不再開花,而是被上漲的物價吞噬,活生生從「人間蒸發」。三月三十日,央行連續第七次升息,三天後,台銀與合庫兩家官股銀行很配合的將一年期定存利率拉高到二%以上,但是,民營行庫無人跟進,一位金控財務長大膽預測:利率根本漲不動!
貨幣銀行學教科書說:「長期利率要由資金供需決定。」銀行現在個人金融業務碰上「卡債」龐大,企業金融業務則因為本地企業資金需求不振,大陸台商要擴張,又被大陸投資政策「卡住」,無法從台灣借錢。台幣資金有多浮濫,看看台灣公債殖利率滑落的速度就知道。
公債殖利率是一個國家長期利率指標。六年前,台灣的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還在六%以上,但今年四月第一個交易日就跌到一.七八%,收盤正式跌破日本十年期公債。三月時,台灣棒球被日本人痛宰,沒想到,居然在債市「扳回一城」。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台灣時間三月三十日早上十一點,二十個小時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剛宣布第十五度升息,四個小時後,台灣央行緊接著要在當天下午討論是否升息,本來市場一片清淡,債券交易員呵欠連連,沒想到,就在這個平淡的早晨,接近中午時刻,神勇的台灣人竟然再次用鈔票締造了一項世界紀錄。
越存越少:
實質利率呈負數 「懲罰那些對台灣有信心的人」
路透公債報價系統在十一點二十分左右,秀出台灣十年期指標債券成交殖利率跌到一.七八一五%,日本十年券則在盤中衝上一.八四%,原本意興闌珊的交易員目睹這個歷史時刻,精神為之一振,奔相走告:「我們終於拿下『三冠王』了!」這是繼十五年、二十年期公債後,台灣第三項長債利率跌到世界最低。三月三十日只是盤中跌破,四月三日則是收盤正式跌破。
不僅如此,扣掉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的短期實質利率,也正一步步逼近日本,台灣一個月期、三個月期定存的實質利率都是負數,與日本相距不到零點一個百分點。而且,這種「負利率」的現象已經持續了近兩年。中央銀行期待今年颱風少來幾個,水果價格要走穩,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若真像主計處預期的只有一.七%,負利率即可轉正。但,情況真能那麼樂觀嗎?
場景拉到台大校園,坐在研究室大書桌前的台大國企所教授湯明哲,舉著手、望著窗外慨嘆道:「這真是一個puzzle(難題),而且很嚇人!」
什麼樣的難題會嚇到這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企管博士?就是央行升息竟帶不動長債利率走高的現象。從美國、歐洲到台灣都是如此,只是美、歐長債利率都在四%以上,台灣已經跌到二%以下。這使得「錢越存越少」不再是天方夜譚。
「現代人越來越長壽,但碰上利率越來越低,單靠存款利息,要怎麼累積那麼一筆龐大的退休金?」看看台灣低利率的狀況,湯明哲並非杞人憂天,他的擔心很真實。以今年前二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計算,目前一個月、三個月期定存實質利率還是負數。過去二十二個月中,有二十個月呈現「負利率」,平均實質利率為負○.九三%。
管理八百七十億資金的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錫坦言:「實質利率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如果不動,人活得越久,反而會越痛苦。」
退休噩夢:
定存一千萬 每月利息收入只比外勞月薪多一千
回台教書十年,眼看台灣利率一路跌,湯明哲現在慶幸當年未把在美國工作十年累積的退休金帶回台灣。那一筆退休金十年前還不到六萬美元,但在美國享有九%固定利率,十年來已因複利效果增加一倍,超過十萬美元。預計等他再教十年書可以再翻一倍,超過二十萬美元。
若當年湯明哲把錢轉回台灣,不僅會賠匯差(當年台幣兌美元匯率是一比二十八,現在則是一比三十二.五)、利差,而且因為近一年來台幣實質利率已縮水變成負值,情況如果不改,十年後他的退休金不僅不會增加,還將被通膨啃噬,購買力將會縮水,與存在美國相比,來回差距至少一倍以上,「這好像是在懲罰那些對台灣有信心的人!」湯明哲感嘆
過去,台灣人退休,能有一千萬現金在手上,肯定令人羨慕。但在低利率的「德政」下,未來退休的千萬富翁恐怕比外勞好不了多少。如果把一千萬拿去放定存,目前每年利息頂多二十萬元,平均一個月收息不到一萬七千元,只比每月領最低基本工資(一萬五千八百四十元)的外勞略高,而且這還沒計算定存利息會被物價上漲吃掉的部分哩!至於一般存款還不到一千萬的人,又豈能奢求太多。
黑幫電影精典之作「教父」劇作中曾有一句對白:「我會給他一個無法拒絕的提議!」(I am goin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這句高居美國影藝學院(AFI)影史百大經典對白第二名的名言,內在涵義是:我提議的條件你若不接受,我就送你歸西!
台灣今天低利率為廣大存款戶帶來的痛苦,用這句黑幫老大口中吐出的戲言來比喻,還真是貼切。
冰凍三尺:
五大要角聯手 一.八兆爛頭寸全堆在銀行
至於是誰讓台灣人吞下這個「無法拒絕的建議」,仔細分析,央行還只是配角而已。真正的大導演應是口水多過汗水的台灣政客,最佳男主角則是有「綠巨人」之稱的郵匯局,加上默默推動的外資,以及對台灣資本市場貢獻諸多新意的各地雷股公司老闆,這五大要角一同聯手,當然是讓台灣人民「無法拒絕」。
先看大導演的功力,「連、宋、扁、呂、馬」當今五大政治人物過去兩年激情互動,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九十三年全年台灣參加集會遊行人數累計高達一千一百九十六萬人,幾乎台灣人民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上過街頭。
去年,參加集會遊行的人數雖然減少,但全年還是有六千八百一十二場,平均每天有十八.六六場在全台上演。
單看這個數字,就知道政客到底是在拚政治、還是在拚經濟。而且為了追求成長,企業賣命西進,但阿扁總統年初說:「台灣不可能鎖國,但是也不能把經濟的命脈和所有籌碼都鎖在中國!」對投資中國採取「積極管理」,需錢孔急的台商無法從台灣拿錢,「台灣本地又找不到夠多的成長故事,企業投資不足,利率當然上不來。」湯明哲如此分析。
握有公權力的政治人物是大導演,手上資金最多的「綠巨人」郵匯局做男主角,絕對當之無愧。郵匯局擁有三兆六千五百億資金,其中,定存資金規模就有二兆三千億元,抱著大把鈔票在債市一路「向前衝」。
根據櫃買中心二月六日公布的統計,郵匯局單是去年十一月、十二月就一口氣買超公債將近六百億元,全年合計買超逾一千億元。正因為郵匯局對公債「需索無度」,把公債殖利率一路壓低到一.九%以下。大量資金追逐有限籌碼,當然會把公債殖利率買到一個不合理的價格。這讓台灣公債殖利率拿下三個「世界第一」。
相較於「綠巨人」郵匯局,另外一個看好台灣名目資產明顯落後亞洲其他地區、可能出現「補漲」行情的外資,過去五年,大舉匯入超過新台幣三兆元的資金,投資台灣的股、債券,根據央行的說法,目前二千五百七十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中,有一半以上是外資貢獻的,外資大舉匯入,當然是台灣資金市場的幕後推手。
不過,相較於企業的直接投資,外資的金融性投資隨時可能會「跑」。張錫就指出,「直接投資才是根,金融投資的資金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移動」。隨著外資在股市交易比重拉高到三成,央行現在最擔心的反而是外資,因為只要外資一跑,不但股市會跌,台幣匯率都可能跟著重貶。
央行既要控制物價,又得小心維繫經濟成長,連續升息,卻又擔心剛從谷底爬出的房地產景氣會因升息過猛而中輟。限制多、工具有限,央行充其量只能算是這部低利率大戲的配角。
總裁彭淮南三月三十日舉行的二十三分鐘記者會,就對長債利率偏低的問題做出解釋,認為是政府供給公債籌碼不足、而郵匯局等買家又買得太多所致。言下之意,央行能做的,確實有限。
最後一位要角,則是對台灣資本市場貢獻特多的幾位地雷公司老闆們。他們一個個掏空公司動輒四、五十億元,現在有的人還照住豪宅。這批人把台灣股市弄得人心惶惶,卻能像個沒事兒人似的,難怪保守資金選擇遠離股市,躲入債市,為台灣的低利率大戲做出錦上添花的貢獻。
利率是資金市場的價格,當利率偏低時表示市場資金供給大於需求,目前資金供給到底有多充裕?根據中央銀行公布的數字,至今年二月底為止,整體銀行存款餘額為十六兆六千萬元,放款餘額為十四兆八千萬元,換句話說,有約一兆八千萬元「爛頭寸」堆在銀行手上。
信心崩盤:
企業投資不振 台灣陷入「投資性陷阱」夢魘
銀行爛頭寸一大堆,利率一降再降,理論上應該是對企業投資有利,可以刺激經濟成長。但是,回頭看最近三年的台灣投資率,表現最好的九十三年,台灣投資率(投資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為二○.七%,居然比利率較高的南韓和香港都低,甚至不如一直維持零利率的日本,去年台灣投資率更下滑到一九.七一%,今年主計處預測則估計會降至一九.五一%。
利率跌到這麼低,投資依舊不振,政大金融系主任沈中華分析,台灣現在就像是掉入凱因斯所說的「投資性陷阱」中。這指的是一個經濟體的長期直接投資,除了要考量金融成本──利率外,還得考量很多環境成本──像是政治狀況等。當環境成本拉高到一定程度時,即使金融成本一直降,投資意願也拉不起來,這就是投資性陷阱。
「政府長期政策不確定,企業怎麼會有長期投資?」一位銀行董事無奈的分析。
「即使利率再低,人們沒有信心,投資就無法增加!」在大中票券副總經理蔡佳晉眼中,長期債券其實就是經濟體「信心的櫥窗」。台灣人如果持續信心不振,經濟就會一直陷在「投資性陷阱」中,利率會更低,形成惡性循環。
劫貧濟富:
小存戶成低利祭品 富人投資海外創十六年新高
在這個惡性循環中,借錢的企業不會受害,借人錢的金融機構反而率先遭殃。英商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台灣分公司總經理何登堂分析,利率一直降,銀行手上的錢放不出去,利差縮小,銀行獲利馬上縮水。
韓、日、香港金融股市值大漲,台灣遠遠落後,就是反映市場對台灣金融業獲利看淡。富邦金控投資長蔣國樑指出,現在銀行不敢衝個人金融業務,大家搶做房貸和企業貸款,結果是殺價競爭,銀行獲利當然受影響。
對銀行不利,對存錢在銀行的一般存戶更不利。民國七十二年,經濟學家蔣碩傑與王作榮論戰時,蔣碩傑曾提出「五鬼搬運法」一詞,指的就是「低利率」是大資本家「劫貧濟富」的工具。
將利率用人為方式壓低,富人及財團將透過低利率吸收一般人手上的資源,使財富分配更加惡化。不幸的是,這位已故的經濟學家二十三年前的真知灼見,今天竟完全在台灣應驗。
不過,有辦法的人早已把錢「趨吉避凶」,移到海外賺高報酬。對海外投資,台灣堪稱是對海外投機獲利課稅最寬鬆的地方,目前海外投資報酬免稅,加上國內利率太低,有錢人紛紛把存款移到海外,尋找更高報酬的投資機會。
據中央銀行統計,民國九十四年台灣民眾海外投資證券金額達三百五十八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一千億元),創下十六年來新高。
這些資金不是到美國買美股、美債,就是到海外買連動債券,台灣人投資不喜歡「愛用國貨」,卻到海外去幫忙作多海國市場。這種現象在群益投顧總經理徐華武口中,形容是「今年投資海外的朋友,很少聽到賠錢的!」「台灣人海外投資的常識,絕對排名全世界前三名!」
只出不進:
存款轉換成保值資產 國際收支帳順差創四年新低
已故的經濟學家蔣碩傑曾形容,在低利率打擊下,一般人只能自力救濟:「在長期的『五鬼搬運法』和『金蟬脫殼法』的剝削下,他們(一般人民)也會採取自衛的行動,將他們的儲蓄盡量變換成實物、外匯、黃金和房地產,而不再存放在金融機構,於是這一筆國民儲蓄就無法成為生產建設而用了。」這豈不正是今日台灣的寫照?
如今中央銀行雖然不斷升息,但幅度及次數均不及美國,骨子裡還是想維持低利率。在這種狀況下,你如果繼續緊抱新台幣,只會越來越窮,你只能投資名目資產(房子、黃金、外匯)以求保值。這等於變相鼓勵大家不要在銀行存錢,把錢拿來搞投機,於是這些錢就和「生產建設」越來越遠。
雖然央行未必真有此心,但「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它的政策的確會有這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果。
低利率使得民眾開始把資金移往海外,但中央銀行彭淮南總裁在三月三十日卻公開說:「看國際收支帳,台灣還是出現資金淨流入。」
然而,彭總裁沒說的事實是:去年經常帳資金淨流入創五年來新低(一百六十三億七千萬美元),金融帳資金淨流入也是四年來新低(十七億八千萬美元),而且較前一年大幅減少七四%,資本帳資金淨流出則創三年來新高(一億兩千萬美元),綜合來看,台灣的國際收支帳順差已創下自二○○二年以來新低。
由於台、美之間利率差距,已從過去一百個基本點(BP,約合一個百分點),擴大到現在的三百個基本點。利差拉得如此大,過去「借日圓放美元定存」的套利手法,也開始在台灣出現,去年一年台灣外流投資資金已逾一兆台幣,島內低利率的情況不改,今年資金絕對還是照樣外流,到時台灣國際收支帳恐怕又將改寫。
長債利率過低,一般大眾或許無法感受,但它造成的資源分配效果,卻會深深影響每一個人。繼續緊抱台幣的定存族,將是這一波的大輸家。要政府改變政策,吸引企業增加投資,帶動長期利率止跌翻揚,又太難。唯今之計,你只能想辦法讓自己的錢長「腳」,在投資的世界裡找到活路,才能遠離這場「零息風暴」。
貨幣會繁殖、會開花、會結果!」這是十八世紀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名言,鼓勵人們儲蓄,以便「錢滾錢」。不過,富蘭克林的話,搬到台灣卻不靈了!
從九十三年六月迄今,台幣既不會繁殖、也不再開花,而是被上漲的物價吞噬,活生生從「人間蒸發」。三月三十日,央行連續第七次升息,三天後,台銀與合庫兩家官股銀行很配合的將一年期定存利率拉高到二%以上,但是,民營行庫無人跟進,一位金控財務長大膽預測:利率根本漲不動!
貨幣銀行學教科書說:「長期利率要由資金供需決定。」銀行現在個人金融業務碰上「卡債」龐大,企業金融業務則因為本地企業資金需求不振,大陸台商要擴張,又被大陸投資政策「卡住」,無法從台灣借錢。台幣資金有多浮濫,看看台灣公債殖利率滑落的速度就知道。
公債殖利率是一個國家長期利率指標。六年前,台灣的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還在六%以上,但今年四月第一個交易日就跌到一.七八%,收盤正式跌破日本十年期公債。三月時,台灣棒球被日本人痛宰,沒想到,居然在債市「扳回一城」。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台灣時間三月三十日早上十一點,二十個小時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剛宣布第十五度升息,四個小時後,台灣央行緊接著要在當天下午討論是否升息,本來市場一片清淡,債券交易員呵欠連連,沒想到,就在這個平淡的早晨,接近中午時刻,神勇的台灣人竟然再次用鈔票締造了一項世界紀錄。
越存越少:
實質利率呈負數 「懲罰那些對台灣有信心的人」
路透公債報價系統在十一點二十分左右,秀出台灣十年期指標債券成交殖利率跌到一.七八一五%,日本十年券則在盤中衝上一.八四%,原本意興闌珊的交易員目睹這個歷史時刻,精神為之一振,奔相走告:「我們終於拿下『三冠王』了!」這是繼十五年、二十年期公債後,台灣第三項長債利率跌到世界最低。三月三十日只是盤中跌破,四月三日則是收盤正式跌破。
不僅如此,扣掉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的短期實質利率,也正一步步逼近日本,台灣一個月期、三個月期定存的實質利率都是負數,與日本相距不到零點一個百分點。而且,這種「負利率」的現象已經持續了近兩年。中央銀行期待今年颱風少來幾個,水果價格要走穩,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若真像主計處預期的只有一.七%,負利率即可轉正。但,情況真能那麼樂觀嗎?
場景拉到台大校園,坐在研究室大書桌前的台大國企所教授湯明哲,舉著手、望著窗外慨嘆道:「這真是一個puzzle(難題),而且很嚇人!」
什麼樣的難題會嚇到這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企管博士?就是央行升息竟帶不動長債利率走高的現象。從美國、歐洲到台灣都是如此,只是美、歐長債利率都在四%以上,台灣已經跌到二%以下。這使得「錢越存越少」不再是天方夜譚。
「現代人越來越長壽,但碰上利率越來越低,單靠存款利息,要怎麼累積那麼一筆龐大的退休金?」看看台灣低利率的狀況,湯明哲並非杞人憂天,他的擔心很真實。以今年前二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計算,目前一個月、三個月期定存實質利率還是負數。過去二十二個月中,有二十個月呈現「負利率」,平均實質利率為負○.九三%。
管理八百七十億資金的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錫坦言:「實質利率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如果不動,人活得越久,反而會越痛苦。」
退休噩夢:
定存一千萬 每月利息收入只比外勞月薪多一千
回台教書十年,眼看台灣利率一路跌,湯明哲現在慶幸當年未把在美國工作十年累積的退休金帶回台灣。那一筆退休金十年前還不到六萬美元,但在美國享有九%固定利率,十年來已因複利效果增加一倍,超過十萬美元。預計等他再教十年書可以再翻一倍,超過二十萬美元。
若當年湯明哲把錢轉回台灣,不僅會賠匯差(當年台幣兌美元匯率是一比二十八,現在則是一比三十二.五)、利差,而且因為近一年來台幣實質利率已縮水變成負值,情況如果不改,十年後他的退休金不僅不會增加,還將被通膨啃噬,購買力將會縮水,與存在美國相比,來回差距至少一倍以上,「這好像是在懲罰那些對台灣有信心的人!」湯明哲感嘆
過去,台灣人退休,能有一千萬現金在手上,肯定令人羨慕。但在低利率的「德政」下,未來退休的千萬富翁恐怕比外勞好不了多少。如果把一千萬拿去放定存,目前每年利息頂多二十萬元,平均一個月收息不到一萬七千元,只比每月領最低基本工資(一萬五千八百四十元)的外勞略高,而且這還沒計算定存利息會被物價上漲吃掉的部分哩!至於一般存款還不到一千萬的人,又豈能奢求太多。
黑幫電影精典之作「教父」劇作中曾有一句對白:「我會給他一個無法拒絕的提議!」(I am goin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這句高居美國影藝學院(AFI)影史百大經典對白第二名的名言,內在涵義是:我提議的條件你若不接受,我就送你歸西!
台灣今天低利率為廣大存款戶帶來的痛苦,用這句黑幫老大口中吐出的戲言來比喻,還真是貼切。
冰凍三尺:
五大要角聯手 一.八兆爛頭寸全堆在銀行
至於是誰讓台灣人吞下這個「無法拒絕的建議」,仔細分析,央行還只是配角而已。真正的大導演應是口水多過汗水的台灣政客,最佳男主角則是有「綠巨人」之稱的郵匯局,加上默默推動的外資,以及對台灣資本市場貢獻諸多新意的各地雷股公司老闆,這五大要角一同聯手,當然是讓台灣人民「無法拒絕」。
先看大導演的功力,「連、宋、扁、呂、馬」當今五大政治人物過去兩年激情互動,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九十三年全年台灣參加集會遊行人數累計高達一千一百九十六萬人,幾乎台灣人民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上過街頭。
去年,參加集會遊行的人數雖然減少,但全年還是有六千八百一十二場,平均每天有十八.六六場在全台上演。
單看這個數字,就知道政客到底是在拚政治、還是在拚經濟。而且為了追求成長,企業賣命西進,但阿扁總統年初說:「台灣不可能鎖國,但是也不能把經濟的命脈和所有籌碼都鎖在中國!」對投資中國採取「積極管理」,需錢孔急的台商無法從台灣拿錢,「台灣本地又找不到夠多的成長故事,企業投資不足,利率當然上不來。」湯明哲如此分析。
握有公權力的政治人物是大導演,手上資金最多的「綠巨人」郵匯局做男主角,絕對當之無愧。郵匯局擁有三兆六千五百億資金,其中,定存資金規模就有二兆三千億元,抱著大把鈔票在債市一路「向前衝」。
根據櫃買中心二月六日公布的統計,郵匯局單是去年十一月、十二月就一口氣買超公債將近六百億元,全年合計買超逾一千億元。正因為郵匯局對公債「需索無度」,把公債殖利率一路壓低到一.九%以下。大量資金追逐有限籌碼,當然會把公債殖利率買到一個不合理的價格。這讓台灣公債殖利率拿下三個「世界第一」。
相較於「綠巨人」郵匯局,另外一個看好台灣名目資產明顯落後亞洲其他地區、可能出現「補漲」行情的外資,過去五年,大舉匯入超過新台幣三兆元的資金,投資台灣的股、債券,根據央行的說法,目前二千五百七十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中,有一半以上是外資貢獻的,外資大舉匯入,當然是台灣資金市場的幕後推手。
不過,相較於企業的直接投資,外資的金融性投資隨時可能會「跑」。張錫就指出,「直接投資才是根,金融投資的資金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移動」。隨著外資在股市交易比重拉高到三成,央行現在最擔心的反而是外資,因為只要外資一跑,不但股市會跌,台幣匯率都可能跟著重貶。
央行既要控制物價,又得小心維繫經濟成長,連續升息,卻又擔心剛從谷底爬出的房地產景氣會因升息過猛而中輟。限制多、工具有限,央行充其量只能算是這部低利率大戲的配角。
總裁彭淮南三月三十日舉行的二十三分鐘記者會,就對長債利率偏低的問題做出解釋,認為是政府供給公債籌碼不足、而郵匯局等買家又買得太多所致。言下之意,央行能做的,確實有限。
最後一位要角,則是對台灣資本市場貢獻特多的幾位地雷公司老闆們。他們一個個掏空公司動輒四、五十億元,現在有的人還照住豪宅。這批人把台灣股市弄得人心惶惶,卻能像個沒事兒人似的,難怪保守資金選擇遠離股市,躲入債市,為台灣的低利率大戲做出錦上添花的貢獻。
利率是資金市場的價格,當利率偏低時表示市場資金供給大於需求,目前資金供給到底有多充裕?根據中央銀行公布的數字,至今年二月底為止,整體銀行存款餘額為十六兆六千萬元,放款餘額為十四兆八千萬元,換句話說,有約一兆八千萬元「爛頭寸」堆在銀行手上。
信心崩盤:
企業投資不振 台灣陷入「投資性陷阱」夢魘
銀行爛頭寸一大堆,利率一降再降,理論上應該是對企業投資有利,可以刺激經濟成長。但是,回頭看最近三年的台灣投資率,表現最好的九十三年,台灣投資率(投資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為二○.七%,居然比利率較高的南韓和香港都低,甚至不如一直維持零利率的日本,去年台灣投資率更下滑到一九.七一%,今年主計處預測則估計會降至一九.五一%。
利率跌到這麼低,投資依舊不振,政大金融系主任沈中華分析,台灣現在就像是掉入凱因斯所說的「投資性陷阱」中。這指的是一個經濟體的長期直接投資,除了要考量金融成本──利率外,還得考量很多環境成本──像是政治狀況等。當環境成本拉高到一定程度時,即使金融成本一直降,投資意願也拉不起來,這就是投資性陷阱。
「政府長期政策不確定,企業怎麼會有長期投資?」一位銀行董事無奈的分析。
「即使利率再低,人們沒有信心,投資就無法增加!」在大中票券副總經理蔡佳晉眼中,長期債券其實就是經濟體「信心的櫥窗」。台灣人如果持續信心不振,經濟就會一直陷在「投資性陷阱」中,利率會更低,形成惡性循環。
劫貧濟富:
小存戶成低利祭品 富人投資海外創十六年新高
在這個惡性循環中,借錢的企業不會受害,借人錢的金融機構反而率先遭殃。英商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台灣分公司總經理何登堂分析,利率一直降,銀行手上的錢放不出去,利差縮小,銀行獲利馬上縮水。
韓、日、香港金融股市值大漲,台灣遠遠落後,就是反映市場對台灣金融業獲利看淡。富邦金控投資長蔣國樑指出,現在銀行不敢衝個人金融業務,大家搶做房貸和企業貸款,結果是殺價競爭,銀行獲利當然受影響。
對銀行不利,對存錢在銀行的一般存戶更不利。民國七十二年,經濟學家蔣碩傑與王作榮論戰時,蔣碩傑曾提出「五鬼搬運法」一詞,指的就是「低利率」是大資本家「劫貧濟富」的工具。
將利率用人為方式壓低,富人及財團將透過低利率吸收一般人手上的資源,使財富分配更加惡化。不幸的是,這位已故的經濟學家二十三年前的真知灼見,今天竟完全在台灣應驗。
不過,有辦法的人早已把錢「趨吉避凶」,移到海外賺高報酬。對海外投資,台灣堪稱是對海外投機獲利課稅最寬鬆的地方,目前海外投資報酬免稅,加上國內利率太低,有錢人紛紛把存款移到海外,尋找更高報酬的投資機會。
據中央銀行統計,民國九十四年台灣民眾海外投資證券金額達三百五十八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一千億元),創下十六年來新高。
這些資金不是到美國買美股、美債,就是到海外買連動債券,台灣人投資不喜歡「愛用國貨」,卻到海外去幫忙作多海國市場。這種現象在群益投顧總經理徐華武口中,形容是「今年投資海外的朋友,很少聽到賠錢的!」「台灣人海外投資的常識,絕對排名全世界前三名!」
只出不進:
存款轉換成保值資產 國際收支帳順差創四年新低
已故的經濟學家蔣碩傑曾形容,在低利率打擊下,一般人只能自力救濟:「在長期的『五鬼搬運法』和『金蟬脫殼法』的剝削下,他們(一般人民)也會採取自衛的行動,將他們的儲蓄盡量變換成實物、外匯、黃金和房地產,而不再存放在金融機構,於是這一筆國民儲蓄就無法成為生產建設而用了。」這豈不正是今日台灣的寫照?
如今中央銀行雖然不斷升息,但幅度及次數均不及美國,骨子裡還是想維持低利率。在這種狀況下,你如果繼續緊抱新台幣,只會越來越窮,你只能投資名目資產(房子、黃金、外匯)以求保值。這等於變相鼓勵大家不要在銀行存錢,把錢拿來搞投機,於是這些錢就和「生產建設」越來越遠。
雖然央行未必真有此心,但「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它的政策的確會有這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果。
低利率使得民眾開始把資金移往海外,但中央銀行彭淮南總裁在三月三十日卻公開說:「看國際收支帳,台灣還是出現資金淨流入。」
然而,彭總裁沒說的事實是:去年經常帳資金淨流入創五年來新低(一百六十三億七千萬美元),金融帳資金淨流入也是四年來新低(十七億八千萬美元),而且較前一年大幅減少七四%,資本帳資金淨流出則創三年來新高(一億兩千萬美元),綜合來看,台灣的國際收支帳順差已創下自二○○二年以來新低。
由於台、美之間利率差距,已從過去一百個基本點(BP,約合一個百分點),擴大到現在的三百個基本點。利差拉得如此大,過去「借日圓放美元定存」的套利手法,也開始在台灣出現,去年一年台灣外流投資資金已逾一兆台幣,島內低利率的情況不改,今年資金絕對還是照樣外流,到時台灣國際收支帳恐怕又將改寫。
長債利率過低,一般大眾或許無法感受,但它造成的資源分配效果,卻會深深影響每一個人。繼續緊抱台幣的定存族,將是這一波的大輸家。要政府改變政策,吸引企業增加投資,帶動長期利率止跌翻揚,又太難。唯今之計,你只能想辦法讓自己的錢長「腳」,在投資的世界裡找到活路,才能遠離這場「零息風暴」。
食記-TCC樓下樹太老
張貼者 陸小昂 於 4:42 下午
今天又去吃那個樹太老的勝丼
上次吃其實覺得值超所物,可是為何還要去我自己也搞不清楚...XD
為何說值超所物勒...肉好是好可是肉汁鎖不住,失敗!!
重點還是在所謂和菓子竟然只是麻薯一粒...Orz
不過今天不知道被下了什麼不知名的咒,雙腳還是走進去了...
也點了跟之前一樣的東西,除了紅茶改成熱的(要養喉嚨啊現在 囧)
東西上來之後看看,跟上次一樣辣辣的牛蒡絲跟味増汁
主菜基本上也差不多,豬排這次裹的粉不厚可是不像上次的包不住
而上次被我幹到要死的麻薯也換了,這次的和菓子看起來很像果凍
中間包著草莓醬,甜而不膩算是不錯吃啦...
不過總的來說還是值超所物啦!一客158我看其他地方便宜又大碗的大有所在
上次吃其實覺得值超所物,可是為何還要去我自己也搞不清楚...XD
為何說值超所物勒...肉好是好可是肉汁鎖不住,失敗!!
重點還是在所謂和菓子竟然只是麻薯一粒...Orz
不過今天不知道被下了什麼不知名的咒,雙腳還是走進去了...
也點了跟之前一樣的東西,除了紅茶改成熱的(要養喉嚨啊現在 囧)
東西上來之後看看,跟上次一樣辣辣的牛蒡絲跟味増汁
主菜基本上也差不多,豬排這次裹的粉不厚可是不像上次的包不住
而上次被我幹到要死的麻薯也換了,這次的和菓子看起來很像果凍
中間包著草莓醬,甜而不膩算是不錯吃啦...
不過總的來說還是值超所物啦!一客158我看其他地方便宜又大碗的大有所在
算是自勉麼.....XDrz
張貼者 陸小昂 於 2:38 下午
文字殺人的例子每天可見
而言語激勵人心士氣的事證也是常有的事
要表達一樣的事情
語言文字不同
所造成的結果也不同
那,我們究竟該選擇什麼
結果其實很明顯.....
反正勉勵自己督促自己不要成為殺手就對了!!
而言語激勵人心士氣的事證也是常有的事
要表達一樣的事情
語言文字不同
所造成的結果也不同
那,我們究竟該選擇什麼
結果其實很明顯.....
反正勉勵自己督促自己不要成為殺手就對了!!
真實發生的笑話
張貼者 陸小昂 於 10:23 下午
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A與B在公車上,看到前面有一個婦女抱著小嬰兒站公車,
可是坐在那個媽媽面前的人似乎沒有一點要讓位的意思……)
A:那個人怎麼這樣?看到媽媽抱小孩子也不讓位……
小孩子的腳都快到頭上了他都沒有感覺嗎!?
B:對啊!要我是那個媽媽我一定故意跟小孩子怎樣怎樣……
(於是過了幾站之後有人下車,那個空位當然就是抱小孩的媽媽坐的囉!
於是A跟B終於看到了那個不讓坐的人是哪一號人物
原來那不是別人,正是那個媽媽的兒子……)
A.B:囧"
我敢發誓,A跟B絕對不是我跟我媽媽!!
(落雷打中作者)
(A與B在公車上,看到前面有一個婦女抱著小嬰兒站公車,
可是坐在那個媽媽面前的人似乎沒有一點要讓位的意思……)
A:那個人怎麼這樣?看到媽媽抱小孩子也不讓位……
小孩子的腳都快到頭上了他都沒有感覺嗎!?
B:對啊!要我是那個媽媽我一定故意跟小孩子怎樣怎樣……
(於是過了幾站之後有人下車,那個空位當然就是抱小孩的媽媽坐的囉!
於是A跟B終於看到了那個不讓坐的人是哪一號人物
原來那不是別人,正是那個媽媽的兒子……)
A.B:囧"
我敢發誓,A跟B絕對不是我跟我媽媽!!
(落雷打中作者)
20060516one scene x3=?
張貼者 陸小昂 於 10:13 下午
「對不起,不知道妳有沒有在那邊撿到一把傘?(指向某處)」
(對方想了一下,從裡面拿了一把傘)
「是這把嗎?」 「對對對~謝謝妳!!」
同樣的場景...地方不同,主角卻不變
陪伴他的也沒換過角兒,一樣是那個叫做
他馬的寂寞.....
最巧的還是,主角一樣還是在下午茶時間假裝悠閒邊喝茶邊打著這篇文章
地點嘛...當然還是寂寞的台北城啊~~老師有講你們要聽啊!!(丟NB)
阿幹!我糟了一個糕...囧"rz
電腦又要去修了.....(下略)
後記:就在寫完文要回去的時候,同樣的情景又發生一次…
這就叫做無三不成禮啊……(泣)
(對方想了一下,從裡面拿了一把傘)
「是這把嗎?」 「對對對~謝謝妳!!」
同樣的場景...地方不同,主角卻不變
陪伴他的也沒換過角兒,一樣是那個叫做
他馬的寂寞.....
最巧的還是,主角一樣還是在下午茶時間假裝悠閒邊喝茶邊打著這篇文章
地點嘛...當然還是寂寞的台北城啊~~老師有講你們要聽啊!!(丟NB)
阿幹!我糟了一個糕...囧"rz
電腦又要去修了.....(下略)
後記:就在寫完文要回去的時候,同樣的情景又發生一次…
這就叫做無三不成禮啊……(泣)
20060512曾經
張貼者 陸小昂 於 8:25 下午
失眠夜的痛苦,隔絕
在夢和現實之間,搭一座橋緊密相連,無法分辨
未來的一切,盡在眼前畫面,惶恐弗屆
卻披一層甜美糖衣,嚐過深淵便不見天
往過去一場回憶,已不再現,幻滅
來到現在,白紙一張,浸染缸才知色彩怎樣
再想不如大幹一場,流汗才爽
在夢和現實之間,搭一座橋緊密相連,無法分辨
未來的一切,盡在眼前畫面,惶恐弗屆
卻披一層甜美糖衣,嚐過深淵便不見天
往過去一場回憶,已不再現,幻滅
來到現在,白紙一張,浸染缸才知色彩怎樣
再想不如大幹一場,流汗才爽
訂閱:
文章 (Atom)